首页 追赶超越 稻花香里说丰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

朝霞风吹谷低头,行行稻穗迎丰收。初秋的清晨,走进平利县洛河镇,金黄的稻谷缀满山谷田间,秋风过拂,稻穗随风摇摆,荡起层层稻浪,飘来阵阵稻香。

image.png

“今年年成好,穗子多,米粒也饱满,我家的4亩稻田收4000斤谷子么问题”,谈起今年的收成,正在田里打谷子的李世荣满脸抑不住的喜悦。今年62岁的他是洛河镇安坝村的贫困户,精准扶贫以来,靠着种植水稻和发展茶叶,他家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还过上了好日子。

洛河镇位于平利县西南部,辖11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农业人口4672户14542人。辖区内黄洋河穿境而过,两岸淤坝成田,历来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加之群山环抱,水质洁净,生长环境优良,产出的大米味甘醇香、品质上乘,深受人们喜爱。

image.png

近年来,该镇将水稻种植作为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通过挖掘大户能人、培育合作社、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消费扶贫等方式,鼓励农户自主种稻,同时着力打造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

“这几年水稻价格不错,今年的谷子是2元一斤,加工后的新米可以卖到3.5元一斤,我们村的无公害水稻紧俏得很,购买还需要提前预定呢”,在安坝村三组的富硒水稻种植基地,村干部康万旦向笔者介绍道,“今年全村种植水稻400余亩,发展其他富硒粮油1500亩,有效解决了受疫情影响带来的就业难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

image.png

产业兴,乡村旺。该镇将发展产业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通过盘活本地特色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方面按照“一村一品”工作思路,以茶饮产业为重点,富硒粮油、烤烟、魔芋等“短平快”产业齐头并进,构建长短结合、产品丰富、特色鲜明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格局,累计发展茶园1.9万亩、魔芋1.2万亩、富硒粮油1万亩,实现年产值近亿元。

另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培育经营主体42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引种、统一技术服务,保证源头上的优质安全,做到特而优、优而强,在帮助农户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打响“洛河品牌”,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如今,平利县洛河镇的大米早已走出“家门”,流入当地商场、超市,还走上了外地消费者的餐桌。黑土地里长出的“金穗子”,不仅饱了肚子,还挣了票子,乐了群众的“心窝子”。(朱东)

责编:刘涛

编辑:王玲/刘江霞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