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访谈 西河学派 两千四百多年前,黄河西岸的“黄埔军校”

西河学派 两千四百多年前,黄河西岸的“黄埔军校”

关中平原东部,黄河西岸广袤的河滩上,有一座千年古城叫“朝邑”,春秋时隶属芮国,秦置临晋县。西魏大统六年(540)定名朝邑县。朝邑西依朝坂崖,东临黄河滩,太阳初升时满城霞光,因而命名为“朝邑”,意为“朝着太阳的城市”。    

1627629070884406.png

老朝邑城东南角有座文庙,西侧就是有名的“西河书院”。朝邑人说:“先有西河院,后有朝邑县”。哈,西河书院的历史比朝邑县还早。  

是的,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这里被称为“西河”。河东为晋,河西为秦。两国今天联姻结盟,明天又打仗厮杀。总没个完。三国分晋后,魏文侯励精图治,他任用李悝、翟璜为相,改革政治;任用吴起为将,镇守西河。后来又听从李悝的建议,广招天下贤才。    招什么人呢?当时孔子已经去世。他瞅准了孔子的学生子夏。    

子夏原名卜商,孔子为他取名“子夏”。“子”为尊称,“夏”为大,可见孔子对他的重视。子夏小孔子44岁,是“孔门十哲”之一。他和颜回、曾参不同,颜回、曾参侧重于“忠、孝”思想,他却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创造性的提出“经世济用”的学说。《论语》中保留了他许多格言,如“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对当时纷乱的思想界很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image.png

魏文侯看到了这一点,魏国必须得到子夏。他怎样屈尊到子夏门前,我们已不得而知了。但西汉刘向记载了魏文侯礼请子夏的学生段干木,很有意思。据说魏成子向哥哥文侯推荐段干木,文侯迫不及待地月夜去拜访他,段干木却越墙而逃。后来文侯每过段干木的巷口,都要“出过其闾而轼”,也就是扶着车上的横木致礼。仆人不解,文侯说:“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子何以轻之哉?”“干木富义”的成语由此而来。魏文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做法感动了段干木,终于为他所用。    

那么,子夏除知识渊博之外,还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荀子说,子夏年轻时“衣若悬鹑”,很贫穷。有人就劝他出去做官,他却不屑一顾说:“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可见他性格的孤傲和坚强。他有一句名言:“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銙于五兵,而辞不慑;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若干年后,亚圣孟子在此基础上做了高度的概括与拓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可以看出,儒家强健的思想、人格一脉相承,成为历代中国文人的精神栋梁。    

魏文侯居然请到了他,而且他当时年事已高。他还拜他为师。“帝王师”啊,孔子一辈子也没享受到,而子夏得到了。战国史上,因此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河史上,也因此记录了一个气象万千的时代。

其实,魏国的国土大都在黄河东岸的山西一带,黄河西岸只有很小一部分。魏文侯采纳了李悝的意见,诚心诚意把子夏聘到西河。其用心是颇具意味、显而易见的。    

子夏来到了西河。魏文侯首先“师事之以咨国政”,“问乐于子夏”,李悝、吴起等名流也到子夏门下学习。若干年的时光里,大批名流老师与名流学生因此汇聚西河。子夏的学生公羊高、谷梁赤、段干木、禽滑厘,还有子贡的弟子田子方,纷纷来这里任教,英才云集。华夏文明的重点由鲁国转到魏国,转到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学派”。《史记》因此写下了:“ 孔子没,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   

相对于孔子的学说,子夏的思想显得有点另类,但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此后的荀子、商鞅、李斯、韩非等也都受到子夏的影响,形成“法家”一派,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思想领域树起了一面猎猎大旗。    西河学派教授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公羊高和谷梁赤主要教授《春秋》,以服务国君思想为主要内容,魏文侯非常赞赏,给予了很多支持。所以就有了后世弟子编撰的《公羊传》、《谷梁传》。    

1627629054626603.png 

田子方恃才倨傲,轻富贵而傲王侯。他的教学思想主要是纵横术与经商学说。纵横术培养外交家的才能与风度,经商培养官员富国富民的本领。魏文侯的儿子击就是他的学生。一次,击与田子方路遇,下车行礼,田子方不还礼。击很生气说:“富贵的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骄傲?”田子方说:“贫贱的人才骄傲,富贵的人怎敢骄傲?”理由是,国君骄傲会失去国家,大夫骄傲会失去封地,贫贱的人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击折服了,文侯愈加敬佩他。    

魏文侯很看重段干木。段的思想理论、精髓主要培养高级官员,魏文侯担心培养的人不为魏国出力,反为他国所用。他留了心眼,让段干木只教授本国的公室贵族。像魏成子、公叔痤、公子昂等出身高贵的人都治学于他,成为魏国高级官员的主要群体。据说后来秦国想攻打魏国,司马唐助说,段干木是个贤人,天下都知道,不能对魏用兵。秦王于是作罢。其实秦王不是怕段干木,而是慑于人心所向、师出无名。可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之大。易中天先生说,春秋战国时的“士”很“牛”,由此可见。    

子夏在西河没多少年就去世了,但在西河的象征意义却长期存在。在近百年的时光里,西河吸引了大批士人纷纷前来求学。学成之后,自然而然首选为魏国做事,在魏国发展,由此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向心力,魏国取代鲁国成为中原的文化中心,新一代霸主。   

千百年来,江山代谢,世道轮回,但子夏在西河、在关中的影响、光芒依然存在。北宋时期,关中人张载提出新的儒家思想,被称为“关学”。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至今仍然光芒四射。明代的冯从吾、明清之际的李颙,这些关中汉子,创造性地发展了“关学”思想。在西河朝邑、在同州大荔,涌现了韩邦奇、韩邦靖、马自强、白焕彩、闫敬铭等等一大批“关学”名人。近代,也涌现了张奚若等新一代风流。《朝邑县志》曰:“朝邑代有英贤,卜子夏设教之地也。”    

河山不老,文化永存。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河水渗透在泥土里,渗透在当地的河流山川之中。千百年来同州人尊师重教,历代政府专门设有教育机构,“扶持风教,表率士林”。除西河书院外,还有丰登书院、冯翊书院、华原书院、友仁书院、文介书院、镰阳书院等等以及各种私学,民国时改为学堂。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教育大县,文化大县。西河的文脉在延续,传统的文化在弘扬,就像滔滔黄河,奔流不息。(王凌琴)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