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文明 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打造党建“三个品牌” 助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打造党建“三个品牌” 助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自“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紧扣县委总体发展布局,创新打造“善思勤学、精准服务、实干笃行”三个党建品牌,扎实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eedb434aefd96009c95ac37bb3e9afe.jpg

抓学习、重考核,打造“善思勤学”党建品牌

围绕“学”做文章,通过设场所、建机制、重考核等系列管理体系来支撑党建工作,做到“善思勤学”。设场所:各村组织成立夜校,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带群众、群众自发上夜校的办法来进一步推进党员群众学习和工作的落实。

建机制:建立“1314”学习制度、“党内党外双关怀”制度、“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和党小组学习劳动竞赛制度,把理论学习、专题党课、讨论交流、工作安排融为一体,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和推进工作的有机统一。组织集中学习20次,培训党员群众360人,关怀困难群众26名、困难党员10名,过“党员政治生日”3人次,解决突出问题15个。

重考核:建立“驾照式”考核办法促进学习,将党员分为老年党员、外出党员、在家党员,分类分层次管理。设置加减分项目,借鉴“驾照式”的“12分制”对党员实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爱心超市积分挂钩,并作为党员评星定级重要依据,实现了“优秀党员有动力、落后党员有压力、激发党员新活力”目标。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9bd6bbdd0a485ca0c0ed82c7f50f823.jpg

抓队伍、强服务,打造“精准服务”党建品牌

全面推行“群众点菜、支部派工”管理制度,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爱心综合服务站、行政便民服务站、基层治理服务站三个服务治理体系。针对农村快递物流、电商、交电费话费、转账取现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问题,有效整合村内的爱心超市和小卖部,通过招商引资批发商和相关运营商的参与,共同搭建共享经济农村“爱心综合服务站”,实现“一站式”家门口服务。

针对农村人才短缺、为民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退伍军人6名、大学毕业生5名、致富带头人8名加入“五级五长”,设立行政便民服务站。提供合疗、养老、低保、残疾、高龄、生态、粮补等行政服务,实现7天及时性办理。

借鉴“枫桥经验”,围绕村规民约设立基层治理服务站,服务民事调处和公共事业发展,实现“靶向治理”。民事调处方面,统筹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村干、法律明白人、和事佬等9人,成立矛盾纠纷调解站,调处邻里矛盾纠纷8起,调处率100%。公共事业方面,设立环卫工、洗衣工、电工、水工等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58人,建立免费洗衣点8个,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d125134210d89b34b07c0676935390c.jpg

抓产业、促发展,打造“实干笃行”党建品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始终坚持实干笃行,把党建的独特优势转化成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竞争优势。

支部带动,激活“一红”产业新引擎。李家沟村党支部组织全村31名党员分工协作,围绕构建红梅杏现代产业体系,组建了红梅杏嫁接修剪组、农药喷洒组、采摘运输组、装箱分拣组、电商包装组、后勤保障组等6个班组,实行统一修剪,统一施肥,统一包装,线上线下统一销售。2023年,李家沟村红梅杏收入达到110万元,种植大户惠孔明收入10万元、惠向荣收入8万元,带动农户62户105人增收致富。在李家沟村的辐射带动下,今年新嫁接红梅杏3500亩,红梅杏面积发展至10000亩,目前年产值达260万元。

农企合作,培育“一绿”产业新动能。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与农投公司合作,重点培育高山河“塬上农庄”绿色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3500亩。首次采用渗水地膜穴播栽培,统一良种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统一销售农产品,预计今年收益200万元,带动农户725户2131人增收。年初,按照每亩保底50元进行第一次分红;年中,农民务工投劳,获得工资性收入;秋收后,扣除成本,企业与农民按照5:5进行第二次分红,实现了村民不出村能务工、不种地能分红,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撂荒,保障粮食安全,带动全中心小杂粮种植10000亩,预计年收入可达600多万元。

挖掘工匠精神,释放“一精”产业新活力。充分挖掘工匠精神,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网络直播形式,陈家井沟两委班子组织村民利用废弃的高粱秆、高粱穗制作成笤帚、扫帚、盖帘等编织品,并配有寓意吉祥平安的精美图案、吊坠,赋予了传统手工制品艺术气息,既是家庭生活的必备物品,同时又可以当做摆件放在家里欣赏,积极探索出农特精产业发展新路径,让群众走上增收致富路。截至目前,村年产手工编织品8000余件,收入达90多万元,带动26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李 良)

 

责编:张金侠

编辑:李英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