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文明 榆林市榆阳区残联:走进红色基地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榆林市榆阳区残联:走进红色基地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7月8日到9日,榆林市榆阳区残联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共赴米脂县高西沟村、绥德郝家桥村、延安梁家河等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激励全区残联系统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米脂高西沟——“共产党带领下的不懈奋斗”

从1956年起,高西沟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还草,四任班子三代人,矢志不渝50余载,把一个穷山沟治理成为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陕北小江南”,创造了生态建设的奇迹。大家认真观看了现场教学:《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经验》,并深刻领会到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绥德郝家桥——“习仲勋坚定不移的群众路线”

1943年3月,担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带领调查组在郝家桥村蹲点调查研究一个多月,总结了该村群众通过精耕细作、改善耕种条件、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等农业生产经验,推出了劳动英雄、共产党人刘玉厚的先进典型。掀起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的大生产热潮。参观期间,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贯彻“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梁家河——“总书记插队的知青岁月”

1969年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离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在2002年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深情回忆,正是在梁家河村里树立的远大理想指引了他日后的人生方向。大家深刻感悟总书记对工作极端负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勇挑重担的精神,争当经得起时代的检验,不负时代的重托的模范先锋。

万达红街《再回延安》——“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一面不朽的旗帜”四个画卷依次在大家面前展开,以刘宝顺的日记为主线的长征路上一个又一个布满流血和牺牲的故事,让大家不由得热泪盈眶。革命先烈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定信念,向着共产主义道路奋力前行的形象镌刻在了每个党员干部的心中。全体党员干部要以党史作为推动自身不断自我革命,勇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感受洒遍先烈鲜血的土地”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和杨家岭革命旧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杆杆破旧的枪炮、一座座沉默但凝重的雕塑……每一件物品虽然静静的摆放在展台,但却像是一记重锤锤胸膛,像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声,不断回荡在全体党员干部的脑海中。革命先烈的无畏困难、艰苦奋斗、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又一次深深的刻在了大家的心中。

延安红色家风馆——“让红色家风代代传承”

在延安红色家风馆期间,大家深刻领会了为什么红色家风是我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诫子书、革命育儿经。毛泽东同志曾为亲情规矩立下“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语重心长地教育晚辈要过好“五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并定下了“十条家规”……这些红色家风,其共同点都在一个“公”字。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一以贯之,展现出共产党人的鲜明本色,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通过这次两天的红色革命教育之行,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心灵深受洗礼,纷纷表示要弘扬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把这次红色革命基地之行作为残联干部锤炼党性,提升自我的新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真正成为广大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和娘家人。(屈倩倩)

责编:刘涛

编辑:昂扬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