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税金融 《人民e财经》:国家账本,今年钱咋花?

《人民e财经》:国家账本,今年钱咋花?

  现场嘉宾:
    刘尚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王志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罗建国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
    曲哲涵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主持人:
    陆娅楠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人民网强国论坛部、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和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联合推出的新媒体访谈节目——《人民e财经》。今天的话题是:打开国家账本细算账。

  提到财政政策,都会说“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今年财政政策的后缀变成了“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如何准确地理解这种表述变化?

  王志刚: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国家主要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其逆周期调控职能在2020年疫情应对中发挥得淋漓尽致。2021年财政政策如何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一是财政资金的管理效能提升,直达资金机制今年要常态化。二是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无论是一般公共预算,还是其他三本预算,都会纳入到预算绩效评价范围之内。三是减税降费保持一定力度。

  2021年预算报告赤字率从去年3.6%降到3.2%,降低了0.4个百分点。但是和2019年相比,仍然增加了0.4个百分点。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比去年减少1000亿元,但是比2019年增加1.5万亿元,还是保持了一定力度,充分体现了财政政策积极有为。

  主持人:曲老师怎么看待今年特殊的“定冠词”?

  曲哲涵:宏观政策强调稳定、连续和可持续,财政政策也要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它不光是恢复经济增长的举措,也虑及长远。从具体政策看,比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前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今年变成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而且额度有所提升;污染治理、优化能源结构,需要长久发力,因为碳达峰碳中和等硬任务摆在那;扩大内需,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要推进,今年专项债也强调优先用于在建工程。民生改善更需要久久为功,都需要持续的财力保障。

  主持人:兼顾眼前和长远。我们就这个问题也连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老师。

  刘尚希:公共风险越大,财政对冲的力度就越大,赤字债务就越高。公共风险有所降低,财政对冲的力度就有所减弱。今年赤字率、债务的总量调整、结构调整,都是与当前风险形势匹配的。

  主持人:去年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我们减税降费的力度相当大,市场主体拍手叫好。今年减税降费有什么亮点?

  王志刚:减税降费是中国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侧重点之一。去年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我们出台了7类28项具体减税降费政策,帮企业延续生产、增添活力。

  今年还要保持一定力度的减税降费。一是继续坚持制度性的减税降费,二是对阶段性的减税降费做出调整,有的退出,有的延时。减税降费对企业主体要扶上马、送一程,巩固恢复基础。

  今年减税降费侧重于“精准滴灌”。比如对中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的起征点提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之外的部分,除了享受原来税收优惠政策之外,再给予减半征收。在加强对创新支持方面,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主持人:政策好不好,还是市场主体说了算。曲老师去年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去年的减税降费政策,市场主体最真实的反映是什么?

  曲哲涵:减税降费在困难时期对企业来说就是“及时雨”,有企业负责人掰着指头算账:增值税减了多少,所得税减了多少,社保费阶段性的减免又是多少等等,可以看出“组合拳”力道很足,帮助企业过了难关。

  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高效落地,也是财税服务的大练兵。包括把政策宣传送到企业手上,出台地方性财税措施。很多地方开展“银税互动”,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次大考。

  主持人:预算不仅仅关系国家战略的落实,还关系到居民生活的改善,基层运转的维持。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的账本里面,支出主要在哪里?

  王志刚:2021年的财政重点支出有两方面:一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基层运转。二是保障国家战略任务的财力支持。比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扩大内需、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等。一方面是为了稳定经济社会运行良好态势,另外一方面立足长远,为中国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积累能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基础。

  主持人:我国的赤字率在降低,新增专项债在减少,减税降费还在进行。同时,这么多支出都不能少,怎么来解决这个收支矛盾?

  王志刚:一是要优化支出结构,非急需的、非刚性的支出要大力压减,低效的、无效的支出也要压减。比如今年中央本级支出仍然是负增长,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压减一般性支出,把这个钱腾出来用于改善民生和保市场主体。

  二是强化我们的预算约束力,制定科学的支出标准。比如建立民生支出清单制度,以适应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保障。

  三是统筹财力资源。除了税收和非税收入,还有其他的资产的处置收入、历年的结转结余资金等,共同来保证基本支出和重点支出的需要。

  四是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提高预算透明度,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主持人:说到基层怎么花这个钱,我们现在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来听听他怎么说。

  罗建国: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是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二是坚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着力提高财政资源跨期配置效率,努力把更多资源聚焦用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突出绩效导向,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四是坚持优化支出结构,打破支出固化模式。完善资金使用结构和方式,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进一步突出支持重点。

  曲哲涵:除了要有保有压、强化监管,还可以通过改革的办法,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第一,四两拨千斤。比如专项债,用于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从20%提高到25%,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比如激励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强化统筹,均肥补瘦。职工的基本养老基金,现在中央调剂的比例从4%提高到4.5%,放到一个更大的盘子里互助共济。

  第三,增加各领域的互动。比如说高职教育、在岗职业培训等政策是“一条龙”式发力,增加劳动技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同时又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等政策呼应。政策效果实现“1+1>2”的效果。

  主持人:在整个支出项目中,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民生保障,请王老师给我们多说说这方面的亮点。

  王志刚:今年预算报告里面,基本民生保障大概有6个方面:

  第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559亿元,比去年增加20亿元,同时加大职业培训资金保障力度,减少结构性失业的风险。

  第二,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城乡教育义务补助经费1770亿元,比去年增长4.3%。支持学前教育资金安排198亿元,比去年增长5.3%,满足老百姓的公共需求。

  第三,筑牢社会保障“安全防护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对困难群众补助安排1473亿元,深化社保基金改革,稳定社保账户运营。

  第四,加强公共卫生的投入。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增加30元,每年不低于580元/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今年提高5元,对地方开展健康管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第五,支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推动中国体育强国的建设。

  第六,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和救助。农业保险保费补助安排284亿,比去年增加10.2%,有力保证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安排其他的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30亿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灾和受灾群众的救治工作。

  主持人:关于民生方面的内容,我们也请刘尚希委员谈一谈他的理解。

  刘尚希:民生改善要和发展阶段、人均GDP水平相适应、相匹配。如果超越这种能力,做不到的事情硬去做,会带来后遗症。这是实事求是,也是保证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的重要前提条件。

  主持人:去年大家都很关注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今年直达资金范围到底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规模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王志刚:直达资金机制,应该说是中国财政政策的一个创新,也是我国宏观调控手段的一个创新。今年中央财政有2.8万亿资金会通过这一“直通车”到达基层惠企利民,更好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直达资金去年从中央拨付到地方的总体执行进度,比往常要快一个季度,时效性大幅度提升,给完成“六保”任务及时补充了弹药。

  主持人:对于直达资金,省级财政部门怎样把监管职能落实到位,来听听全国人大代表罗建国怎么说。

  罗建国:省级在做好“过路财神”的同时,不做“甩手掌柜”。一是组织上保障,省级财政部门和市县财政均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直达机制领导小组。二是工作上贯通,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分门别类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落实到具体企业、具体项目。四是从严监管,充分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动态监管,同时支持社会各方形成监管合力,确保直达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主持人:每一笔财政资金都来之不易,那在绩效管理上会有哪些大动作?

  王志刚: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了一个《关于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这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个纲领性文件。目前,在中央层面上,我们基本上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这些年中央政府给全国人大的汇报,扩大了绩效信息的范围,以更好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监督。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和其他财政改革会形成合力,协同推进现代财税制度建设。

  曲哲涵: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也要对评价单位做绩效考核。包括完善工作机制,用好第三方评价机构,把“裁判员”的水平提上来,形成上下左右约束力,提高财政治理能力。

  主持人:财政安全实际上是发展安全的基石,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工作,预算报告如何体现这一点?

  王志刚:一是落实当地省委政府责任,鼓励他们采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减少存量隐性债务。第二,坚决遏制增量隐性债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第三,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减少隐性债务管理的真空地带。同时稳妥推进隐性债务存量风险化解,逐步释放风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