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旬阳市赵湾镇:用活“三联机制”发展思路,以“样板带路”开创乡村振兴崭新局面

旬阳市赵湾镇:用活“三联机制”发展思路,以“样板带路”开创乡村振兴崭新局面

(孟雪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旬阳市赵湾镇积极推行“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三联”工作机制,按照“1+1>2”发展思路,跳出以村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模式,整合资源,握指成拳,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作为全镇的乡村振兴样板试点村,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包联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干群的不懈努力,我们村的村民们都过上了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美的小康生活。希望我们村的经验,能更好服务于全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赵湾镇华山村党支部书记熊善喜如是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该镇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华山村为试点,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队成员,建好基层堡垒,市包联单位及镇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标新立异,谋划发展,全力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

image.png

旬阳市政协机关支部倾情投入,通过考察调研该村的自然禀赋,并多次召开支部联建会议,深层次交流研讨,绘制发展规划,谋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向外争取省青联、团市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向内号召外出创业务工能人回乡发展,组织相关人员赴安康、西安等地考察市场,衔接相关单位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联系订单合作意向,并为该村新拓展用于发展烤烟产业的300余亩撂荒地新建产业路2条,不断加强村上主导产业的高效发展。赵湾镇华山村2021年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试点先行需多点发力。该镇结合华山村依山傍水得优越地理区位,谋划产业立体发展新模式,建强基础。利用水域,养殖150万尾生态鱼,成立双龙湖生态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100户村民入股,每年总收益近80余万元,留股分红2万元,村集体资产净增2万元;利用坡地,鼓励群众分散种植黑皮南瓜等特色果蔬,由合作社牵头收购,采用订单模式促增收,每年种植不低于100亩,年总收入达24万元;低海拔地区发展长效特色林果,1000亩拐枣已初见成效,部分成年树木年收入拐枣达10万斤,群众年增收14万元;高海拔地区栽植烤烟,该村共发展规模烤烟760余亩,通过村级劳务公司派遣务工形式,带动20余户低劳动力或弱劳动力,年增收30余万元。

“在过去,像我这种弱劳力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稳定的经济来源,家里也仅靠女儿外出务工的收入。而现在,我也可以在家门口务工了,每天净挣120元钱哩,年底我们还有入股分红,今年我的收入预计会达到15000元。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曾经是华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58岁村民曹家石一边采摘烟叶一边高兴地说道。

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不能安于现状。该村,计划于今年再新发展五味子、猕猴桃等短效林果300余亩,产业基础日渐厚实。

image.png 

“一人富不算富,家家富才是富。”这是该镇党委书记的口头禅。在多方努力下,该镇与西安新桥和安康万友两大果蔬超市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有了稳定销售渠道后,该镇主动与周边兄弟乡镇进行协调对接,资源共享,扩大脱贫成果,辐射带动小河等3个镇共同发展蔬果产业,订单均衡,上门服务,小产业带动大发展,样板作用发挥显著。

image.png 

下一步,赵湾镇将会持续探索符合村情实际的新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产业链和多元化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新思路,探索新实践,创新新举措,呈现出“三联”工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新图景。(张洋)

责编:孟雪瑶

编辑:江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