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耀市县 绥德县乡村振兴局:从“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绥德县乡村振兴局:从“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白洪)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这个村子里,有“楷模”往事,有圆梦故事。从村“两委”党员干部,到过上小康生活的全体村民,这个村子里,有初心传承,有奋斗传奇。这里是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

这个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红色山村”,在脱贫攻坚战中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排头兵”,在农村“三变”改革、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勇于探索,成效显著。

77年间,两个“楷模”,一个村子。77年间,初心不变,使命传承。

郝家桥村的历史变迁,凝结着几代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心血,展现着几辈郝家桥人弘扬劳模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的成果,更包含着村民们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心与愿望。这是中国的一个山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

山依着山,沟挨着沟,一排排窑洞前,枣树上挂满青蛋蛋儿,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红彤彤一片了。

image.png

8月12日,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振喜正在跟几位干部讨论村子发展的“三年计划”:“在高崖砭办集体合作社养猪场一处。”“建游客接待中心,解决游客吃住问题。”……

“三年计划”落在半页纸上,9条内容,166个字,一句“旁的话”没有,字字都是“干货”,句句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硬茬任务。“让群众的好日子再上一层楼,责任在肩,我们定不负使命。”今年刚当选的新班子做好了准备。

郝家桥——一个拥有光荣历史的陕北红色村庄。1944年7月,郝家桥村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2021年2月,郝家桥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77年间,两个“楷模”,一个村子。77年间,初心不变,使命传承。

窑洞,油灯,鲜艳的党旗,戴着白羊肚手巾的几个汉子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宣告党支部成立。这是1927年春发生在郝家桥的一幕。

描绘这段历史的是郝家桥村展览馆的一幅人物画,讲述这段历史的是老马——马兴业。他曾经当了多年村干部,最了解村上的情况,77岁了,腿脚挺好,还爱文艺,于是发挥余热,当上村里的讲解员。

“郝家桥村曾是秘密红色联络点,刘志丹、谢子长等共产党人曾多次来到这里开展革命活动,群众革命热情高涨……”8月10日,一批从绥德县城来的游客在认真听老马讲述红色故事。

群众觉悟高,工作方便开展。1943年春天,时值延安大生产运动掀起高潮,绥德地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到郝家桥村,开展为期44天的调查。彼时的郝家桥村,是陕甘宁边区绥德县沙滩坪区郝家桥第一乡政府驻地。

image.png

“住的就是我家的老窑洞。”老马说,“听父亲回忆,窑洞里的那盏麻油灯经常亮到深夜。”如今有人来老窑洞参观时,老马也会兴致勃勃地讲上一段红色往事。

调查组来到郝家桥时,正是春耕时节。调查组成员看到村民在有限的土地上,选择优良品种,有计划地精耕细作,也会下到地里,跟群众一起干活、吃饭。他们白天调研,晚上就在窑洞里记笔记、写调查报告。“在自然条件非常差的绥德地区,调查组看到了改善现状的希望。”老马介绍。

调查组还发现了个叫刘玉厚的村民。刘玉厚是个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种地极为细致,家庭也和睦,带动全村群众团结一致,发展了生产。后来,绥德地委授予刘玉厚“模范党员、劳动英雄”称号,还在绥德分区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1944年7月,郝家桥村获得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称号。

在刘玉厚等模范带动下,绥德地区的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还大大改变了人的精神风貌。

而郝家桥,就成了周围村镇效仿学习的“标杆”,村上的先进故事更是激励着生长于此的后辈们。

多年之后,2021年2月,作为郝家桥的“后辈人”,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奖牌。

刘振喜站在村展览馆的那幅人物画前说,从画上的老前辈算起,他们的后人在村上已经生活到第五代了。这就是红色力量的传承,就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郝家桥初心使命的延续。钻机作业的轰鸣声响彻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

5口大井相继喷涌出了水,“新支书”刘振喜的威望算是在村上立住了——在久居黄土高坡的村民们眼里,没有比吃水更重要的事了,也没有啥声比潺潺流水声更悦耳动听了。

“新支书”其实是“老干部”。从1984年起,刘振喜就进了村委班子。2015年,他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村里用两年时间建了9口水井,给家家户户装了水泵,解决了群众吃水用水的难题。

地处吕梁山区西缘的郝家桥村,由前桥、侯家坪、刘家渠和庙沟4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大多居住在村南北的半山坡上,呈带状分布。由于山高地薄、干旱少雨,加上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236户548人,贫困发生率30.7%。

怎样让“老模范村”焕发出新活力?

“红色基因要传承好。学习当年革命前辈的好作风,全体党员干部带好头,自身素质过硬,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村上事就好办。”刘振喜说。

刘振喜找到了一个抓手——“冬训”。每年冬闲时节,村上把村民分片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大政方针,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讨论郝家桥的发展方向,人人能言、人人参与。于是,村上的一个又一个发展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

村上要搞旅游,县里出钱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村民可自己改造窑洞、墙面,验收后一户最多享受补贴1.2万元。

“村上自己验收?那你们干部把皮尺拉松一点,给大家都多分点。”听到这些“闲话”,刘振喜表情凝重,立马开了个会,“干部们谁在村上没个三亲六故,谁要给自己亲戚开了口子,那咱以后啥事都弄不成了。”

大家听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补贴款透明公示,参与提升改造的百余户村民没有一户有意见的。

村里盖新学校,要占用老党员侯志高家窑洞所在那一片地。彼时,60多岁的侯志高为了给患癌症的儿子治病,把一辈子的积蓄都“砸”到医院,还欠下很多外账。他“熬煎”了好一阵子,一狠心:“搬!盖学校是‘天大个民生工程’。”

他带着老伴和患病的儿子到亲戚家借住,一住就是两年。其他的拆迁户二话不说,纷纷投亲靠友,给学校让路。

2019年秋季,一所现代化的郝家桥小学建成了,娃娃再也不用去城里“赁窑”上学了。

侯志高当了学校的保安,娃娃们上学放学喊他“爷爷好”“爷爷再见”,听得他又感动又高兴,“这是郝家桥的未来。我的老窑拆得值!”

有人带头,就有更多人跟上来;有人吃亏,就有更多人传扬、效仿。于是,郝家桥的发展少了阻力,多了合力。2018年,郝家桥实现了贫困村整村脱贫出列。

“年轻人都走完了,以后土地谁来种?种什么?”“患病的、上了年纪的村民下不了地,地就荒上了,这一年就等于完全没啥收入,咋保障生活?”干部、村民都看到了这些问题。

2018年5月,一场“风暴”来了: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郝家桥村启动了。

村上除了给村民每人留5分“口粮田”外,将村中的6400余亩土地流转,成立股份集体经济实体“郝家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约化发展产业,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收益,惠及全体农民群众。

可很多群众并不买账,不少人挤到刘振喜办公室讨要说法。村民郝志奇气得吹胡子瞪眼:“我种了大半辈子地,你凭啥要收走?”其他人也附和起来。

“群众不理解,不能硬着来。”刘振喜说,得慢慢让群众信服。“我们就从党支部开始,到村委会,再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先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再逐步统一群众的思想。”村委会副主任刘国强介绍,后来他们拉着村民到名州镇赵家洼村参观学习,看着人家村上产业做大,听说人家每年分红不少,去参观的人当天有80%同意改革了。

群众签了字,摁了手印,村党支部便迅速开始谋划产业,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按照“林果粮上山、设施农业到滩、规模养殖进沟”的绿色产业布局,引进陕西果业集团,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建成设施农业日光温室大棚20座、拱棚40座,由村民自主承包;500千瓦的光伏产业、高标准养殖场等保障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固定收入……

郝志奇如今逢人就说这改革改得好。2019年,他承包了村里的一座温室大棚,前半年种芝麻和香瓜,后半年种西红柿和黄瓜,当年就收入了2万多元。第二年,他又租了一个棚,不仅还了账,住进新窑洞,还给自己买了辆三轮车。

旅游业逐渐兴起,47岁的王绥兵承包两座拱棚种葡萄,将广告牌放在村口,吸引不少游客前去采摘。

今年7月,有记者来采访,在网上发了个短视频,让王绥兵赞叹:“效果好得出奇!采摘的人比以前翻了一番,还有不少县城里住的人让我送货上门,预计今年纯收入能有6万到8万元。”

王绥兵对互联网有了新看法:“要卖货就一定要突破小农思维,改变销售方式,打出品牌,当‘新式农民’。”

在郝家桥,不少“新式农民”在出现。

23岁的刘俣辛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回到父亲开办的万丰养殖场当起了“技术场长”,2000多头生猪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

28岁的王硕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西安的机会,来到陕果集团绥德公司,负责郝家桥村山地苹果园项目,一干就是3年。他说:“我把这些果树当成我自己的娃娃。一些树明年就开始挂果了,我太期待了。”

产业到位了,村民更有盼头了。截至2020年底,郝家桥村集体收入120余万元,按照人股、地股计算共向村民分红8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3元,633户1661名村民喜滋滋地走进了小康。

但是,刘振喜觉得还不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党总支书记王春颜,听说他们村子发展金银花产业,亩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

“我们村能不能种?我们这旱地不图挣那么多,哪怕一亩挣上3000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刘振喜谋划着。

今年,这一南一北两个村的党支部开始了密集的支部联建活动,推动金银花项目在郝家桥村落地,谋划了5亩试验田,闫家村定期派技术人员来郝家桥村指导。

8月13日,应对干旱天,刘振喜和村干部们拉着管子给金银花试验田浇水。“下一步,我们要学习各地的路子,将适合我们村的产业引进来,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振兴。”刘振喜说。

“满窑烧酒气,光景更好过。”陕北人这样形容美好的日子。

8月15日晚8时,郝家桥村文化广场上,照明灯瓦亮瓦亮的。在这里,老年人是主角。20多名平均年龄60岁的“婆姨”,又开起了“广场晚会”,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几首歌后,在队长刘凤珍的指挥下,大家又拿起了一旁的花伞和扇子,扭起了秧歌。

变换的是队形,不变的是笑脸。听说来了记者,大家说笑着围了上来。

——“我叫王爱萍,60岁了。我从小就喜欢剪纸、唱歌、跳舞,年轻时没闲时间,要养活几个娃娃,整天在地里刨食还不够,还得摘上苦菜天不亮就到城里去卖。如今孩子都有了稳定工作,我当了环卫工,负责郝家桥村道路清洁,每月挣3000元。生活好起来了,我就把当年的爱好捡起来。县上环卫所要办文艺演出,我还报名演小品了。”

——“我叫王爱芳,76岁。儿女不在身边,给我在村里幸福院交了伙食费,每天两顿只要5块钱。这里干净卫生,饭菜味道又好,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这半年吃幸福院的饭,我都胖了近10斤,赶紧过来锻炼锻炼。”

——“我叫侯志荣,70岁。这几年,驻村干部一拨一拨地来,村里有了新卫生室,有了便民服务大厅,有了新华书店,往县城去的路都拓到10米宽了,还通了红色旅游专线中巴车,65岁以上免费坐。衣食住行样样都给我们考虑到了,我感觉我们跟城里没啥区别了嘛!我和老伴生活丝毫不用愁,政府和村上都给管了。之前看病要2万元,报销就报了1.7万多元。今年村上给我的分红1856元,加上养老的4000元,和老伴的公益性岗位工资,我俩一年至少能拿1万多元,完全够花了。这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呀!”

……

晚上9时许,广场上的热闹劲儿进入尾声。村民们三三两两回家去。这里的人们习惯早睡早起,养足精神,好准备新一天的劳作。

广场上的灯,窑洞前的灯,公路上的灯,连成一片,扮靓了夜色。初心如灯,照向远方。(来源:群众新闻网)

责编:白洪

编辑:江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