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追赶超越 宝鸡:凝心聚力 夯实基础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宝鸡:凝心聚力 夯实基础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宝鸡市把巩固脱贫成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立足于“解难点、疏堵点,消除潜在风险点”,建立机制、强化措施、提升服务,全面启动实施以产业脱贫、就业创业等为重点的“十大提升行动”,全力打响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新战役。

        去年以来,巩固提升防返贫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怎么巩固”“如何提升”成为重要课题。宝鸡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审视全市脱贫攻坚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坚持系统化,对过去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建管等方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认真提炼总结,并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形式进行固化;坚持工作创新,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行业部门“十四五”规划,在教育扶贫、金融扶贫、资产管理等方面开展的探索性工作;坚持可操作,把落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各项措施,与行业部门职责紧密相连,确保政策措施落实的精准性、连续性。

        紧盯关键提质量,宝鸡市实施产业脱贫增效富民提升行动。修订完善市县镇村户“五级”产业规划,对2016年以来扶贫产业发展情况全面评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每个镇至少建成2个以上产业示范基地。推广“嵌入式”产业模式,实施“十园百企千亿”工程,扶持壮大104个产业扶贫基地,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产销对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生态扶贫力度,建立预警机制,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

        建立“宝鸡就业”APP扶贫平台,按就业需求精准制定培训和招聘计划,实现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全面开展中长期技能培训,实施“双返生”延伸职业教育培训、推进培训就业“二合一”,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培训。巩固提升12个县级和40个镇级创业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新建49个镇级创业中心。规范公益岗位设置,健全“一对一”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实现“零就业”贫困家庭动态清零。

        按照不同搬迁规模实行差异化配套,配齐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扶贫产业园,对800人以上的安置点至少配套建设1个扶贫产业园,对30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社区工厂吸纳就业。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组织,推动移民搬迁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落实“七长”责任制,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加强流动学生动态管理,确保贫困家庭不出现失学辍学。全面实施关爱特殊困难儿童“春雨计划”,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行动,对残疾儿童实行分类就读安置,对心理障碍儿童开展咨询辅导。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实现每一位学生“有学上,上好学”,健康快乐成长。

        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加强部门联动,完善“一站式”即时结算,加大大病专项救治力度,提高慢病签约服务质量,落实门诊特殊慢病救助政策,提升县镇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镇村医疗队伍建设,深化“健康村庄”“健康家庭”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

        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无劳力、弱劳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脱贫的落实低保保障政策。对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全面落实基本生活、照料护理补贴,启动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工程。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工作机制,织牢临时救助保障网;聚焦“病残”“孤老”“弱小”人群,分类施策,织牢特殊群体保障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特殊困难人群,在资产收益上予以倾斜,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

        对2016以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县、镇、村三级扶贫资产台账,按经营性扶贫资产、公益性扶贫资产和到户类扶贫资产进行分类,明晰产权归属。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贫分配相结合,完善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机制,建立村级扶贫资产处置制度,明确处置程序和方式,严格资产管理,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摸清信贷扶贫底数,建立贫困户贷款需求台账,实现能贷尽贷。强化“四支队伍”和金融机构的监管作用,严格贷款用途,稳妥办里续贷和展期。市、县两级建立贷款台账,落实月提醒、季通报等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有效防范化解信贷风险。

        全面排查贫困村、贫困户安全饮水情况,摸清底子,建立台账,分类制定提升改造方案。实施绝缘化改造工程,夯实“县考核、镇管理、村养护”工作责任,推进通村公路“路长制”,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全市行政村宽带网络、手机信号全覆盖。完善以村为主、权责明晰的基础设施管护责任体系、投入机制、管护制度,全面提升“1+7”基础设施管护水平。

(责任编辑:卓悦/刘忻)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