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靖边县黄蒿界镇:汇聚力量 建设和美乡村

靖边县黄蒿界镇:汇聚力量 建设和美乡村

一条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一个方法实现聚力办实事的生活常态,一种情怀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2024年,靖边县黄蒿界镇大界村积极探索一系列务实管用政策,释放出乘数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IMG_256

  一条路径

春到陕北,万物昭苏。春耕备耕在黄土高原次第展开。

临近中午,地处农牧交错带的黄蒿界镇大界村暖洋洋的。村里要实施玉米百亩吨半田,整地已完成,播种还没开始,喜悦早已飞满天。

保生态、涵水源,以羊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大界村,舍饲养羊发展迅速,饲草需求日趋旺盛。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满足羊子对饲草饲料的需求尤为重要。

“吨半田的亩产预计要比常规种植多1000斤,这么算下来,不仅可以满足养殖户对饲草需求,还能留出不少作为储备或他用。”黄蒿界镇副镇长王怀飞介绍。

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大界村的这片玉米吨半田种植基地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推动科技兴农向黄土高原的田野聚集。

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在提高单产的同时也要稳定面积,今年,大界村严格落实“田长制”,排查整治撂荒土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为村里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好了头。

夏有西瓜,秋有玉米,冬有羊肉。凭借抓好“五粮”,夯实粮食安全“耕基”,大界村在这条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道路上越走越踏实。

IMG_256

  一个方法

“必须修!5.5公里无偿修路的思想工作咱们想办法一起给村民做。” 4月底,在大界村村民代表大会上,经过反复调研和全面评估,村党支部书记高永强下定决心。

村里要修的这条道路承载了两个小组的出行,原有的路面狭窄且坑洼多,给村民的日常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修路成了两个小组村民的期盼,也成了大界村支两委的大事。但由于资金有限,无法有偿征地,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成为摆在村支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全局上谋事,关键处落子。村里先后召开十余次村支两委会以及村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了工作小组,单独走访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村民代表、老村干部等,征求各方意见,共商修路、沿线环境整治等事项;为确保修路工程顺利进行,利用“五老议事”制度助力基层治理,动员群众基础强、威望高的多方力量,深入到村民家中,耐心细致地给沿线村民做思想工作,帮助村支两委做好矛盾化解。

“想要富,先修路。这是好事情,我自己占用的地一分也不要,咱们齐心合力把路修好,以后西瓜成熟的时候就不用三轮车费力运了。”村里的老党员杨元甫在了解到调解受阻后,主动参与其中。在党建引领及五老乡贤聚合力的作用下,最终,25户村民全部同意让出自家土地用于道路建设,齐心圆了修路梦。修的是道路,通的是民心。健全社会治理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大界村为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搭建好平台载体,实现了在家门口解决群众的心头事。

IMG_256

  一种情怀

宽敞整洁的院落,粉刷一新的墙面,绿意浓浓的房前屋后……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实施以后,大界村村民方子兵已经在他的农家小院里过了3个春天。

“我们大界村是美丽乡村示范村,家家户户都讲究环境卫生,光景好坏不说,家里门外得收拾干净。”连续被县乡村三级评为最美庭院的方子兵笑着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更关乎百姓的幸福生活,大界村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方子兵说,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道路硬化了,主干道绿化了,旱厕也改造了,村里还有专门的保洁员,垃圾也有人管了。

富裕不等于美丽,在大界村人看来,美丽乡村美在干净整洁、美在郁郁葱葱、美在文明和谐、美在田园乡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界村正在广袤的田野上阔步前行,一幅产业强、治理优、农村美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解晓)

责编:杨阳

编辑:安歌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