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分类 靖边县文化馆精品文章推荐

靖边县文化馆精品文章推荐

《无定河》是由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季刊,内容以陕北人文地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为基调,以传播和发扬本土传统文化和群众生活为主题,汇集社会各界文化艺术精品,宣传靖边的大文化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众多文学艺术爱好者搭建了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内容以诗歌、小说、散文、评论、故事、传说、绘画、书法、摄影等为主。为了更好的宣传,方便群众阅读,扩大阅读面,靖边县文化馆将于2022年起每季度在公众号上向广大读者推送一些优秀文章,以飨读者。

IMG_256

《陕北大白菜》

故土难离,不知不觉,我已在陕北生活了几十年。我吃遍家乡的各种蔬菜,却唯恋陕北的大白菜。那脆生生的清鲜劲儿,以及那些源自心底的温暖记忆,总是清晰地萦绕在心头。

霜降到,菜下窖。秋末正是收储大白菜的大好时节,一棵足有几十斤,能吃好几天。老话说得好:好种出好苗。陕北大白菜一般是自家自留的种子,开春时选一颗品质好的栽到地里,等开花结籽后,就可保留到夏末秋初种植。

种植大白菜,一般得选择靠近水源且土质肥沃的地方。可陕北在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地形破碎 ,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雨水。虽说风景美不胜收,但山高水少,并不是种植大白菜的最佳之地。因此,老家人种大白菜,就要付出比平原地带的人们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

河边石头多,地薄难下镢。人们在河边用石头垒起一道道石墙,石墙内推土填平,再把土里的树根和石头挖出来,在里面下好土肥,在地面上打好土垄。到了地头,脱掉鞋子,挽起裤脚,赤脚下地抡镢头。一下,再一下,虽气喘吁吁,但心里坦然。刨白菜地需深挖四五尺才行,干个一两天,才能整饬好一块菜地。再用镢头在地面整出一条条笔直的垄,施好底肥和表肥,大白菜生长初期和后期的营养就足够了。

夏末秋初,阳光舒适,是种植大白菜的黄金时节。种菜时,按照白菜长大后的间距,每隔一尺多挖一个小坑,下四五颗种子,然后浇上水,待水充分渗透到土里后,再把这些小坑用周边的土浅埋。三四天后,一棵棵小白菜就会破土而出。这时候,还得根据天气干湿情况,不断在上面浇水。一直待小白菜芽长到巴掌大时,才能进行间苗。

间苗,一般会选择在清凉的早晨进行。地表的露水湿润润的,白菜芽苗嫩得一掐一股水。在每一堆芽苗里留下一棵,其他的拔掉。拿回家后,用热水一焯凉拌,就是一道绝佳的开胃小菜。

大白菜水灵鲜嫩,全靠肥催和水养。说到水养,对陕北山区的人来说,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每过三四天,大白菜就须浇透一次。以前,老家没有现代浇灌设施,全靠山里人的一副肩膀挑水浇灌。浇一遍白菜地,至少需要二三十担水。来来回回爬坡过坎,有时往往浇到大半夜。就这样,从夏末到秋末,每隔几天浇灌一次。在庄稼人的辛勤浇灌下,大白菜的菜心越来越大,用手一按,硬邦邦的格外结实。庄稼人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秋霜降,树叶黄。这时候,人们会从山上找来一种如丝瓜蔓一样的藤条,把大白菜的叶子收拢起来,在腰间捆绑几道。这样的好处是,大白菜越长越结实,到最后收割以及冬储时利利索索,不分散也不掉叶。

乡下人过大年时,除夕夜家家必吃大白菜。过去生活条件有限,母亲会在过年时,把没舍得扔的大白菜外面的老叶子,加上洋芋﹑粉条和肉一起炖烂,一次烩一大铁锅。这种“陕北大烩菜”,孩子们总是吃不够。

陕北的大白菜,对于久居于此的人来说,有着说不尽的千般情怀,道不完的万般眷恋。(秦 汉)

责编:杜鹏飞

编辑:安歌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