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耀教育 武侯中学:倡树勤俭节约新风 打造文明和谐校园

武侯中学:倡树勤俭节约新风 打造文明和谐校园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价值观念中,节约是一种大德行,是培养良好道德的重要基础。日前,武侯中学团委、德育处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就餐饮浪费现象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号召,在校园开展了一系列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旗下演讲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高二(16)班 许美瑶

image.png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二(9)班的许美瑶,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无数经验教训中得到的一条深刻警示。近日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从这一警示中作出的一个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衰的战略举措。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早在春秋时期,俭朴就作为一种公德,为智者仁人所大力倡导。《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节俭。意思是孔子具有包括节俭在内的五种品德,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墨子也极力主张要在衣、食、住、行、丧葬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节约”符合“天德”,奢侈浪费就是“亏夺人衣食之财”,侵害别人的生存权。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俭朴作为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把奢侈看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这也是我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却认为现在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了,“节约”的道德观念陈旧了,“节约”的道德要求“过时”了。观察我们的校园,浪费现象就在身边,建议我们不妨去食堂转转,定会让你收获不菲。没吃完的饭菜无奈地躺在桌子上,还有那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亮着的电灯、只用一张纸就扔掉的作业本。

面对这些浪费现象,我们也许早就习以为常,见惯不惊。然而,当我们随手扔掉一个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过自己的父母,也许正为全家人的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当只用了一张纸的作业本就扔掉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在遥远的山区,还有很多孩子用树枝在地面写出的话语:“我想上学!”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的传统美德时,我们中学生应牢固树立“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的荣辱观;每个家庭都要节约持家,不要铺张浪费,不超前消费;每个人都要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弘扬节约的优良作风,养成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油、一粒米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具体事做起,真正付诸实践,长期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一定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光大起来。

武侯中学团总支同学在餐饮楼执勤,提醒同学们文明就餐,爱惜粮食,拒绝浪费,就餐结束后,及时清理餐桌卫生。

 image.png

武侯中学学生会在高一、高二各班级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校园征文活动。

 image.png

填饱肚子,别让美德挨饿 。高一(1)班  谭思盈

“我梦见水稻像瀑布一样,我坐在下面乘凉……”在那个年代,这样一句梦幻的呓语,也许只会出现在一段段忐忑又痛苦的睡眠里,试问:究竟是何种环境,能让这异想天开的场景被雕刻在一个孩子的睡梦里?

“你们年轻人不知道,饥荒时代的时候,没饭吃真难受啊,饿死人啊……”回望百年,黄土腹里的西北地区饥馑存臻,饿殍遍地,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战争此起彼伏,人们的命运生死殊途。《白鹿原》就是最真实的写照,田园都化作戈壁,残喘在土窑洞里的人们灰头土脸,卑劣如饥饿的灰鼠一般苟活着,只有军队在这片寸草不生的黄土上烧杀抢掠。许久未揭开的锅早已盖满灰尘,布满蛛丝,人们翘首以盼着富庶人家的嗟来之食,众人趋之若鹜,拼命拥挤着,推搡着,高持着缺了口的破碗,手背上青筋暴起,只为能求得一勺难以找到米粒的稀粥。只有这一点不足以裹腹的残羹冷炙能勉强维系人们与世界最后的关系。

在一部印度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饥荒年代。只要有人被处以极刑,就会引来乌泱泱的人群。但绝不是以泪洗面的同情——所有人手持利器,嗔目屏气,似蓄势待发,枪声一响,死刑犯立仆,所有人蜂拥而上,争抢着用手中的匕首去割下一块肉。夸张吗?可这就是让人几近疯狂的饥荒时代,人们对人吃人的惨状已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也只有用这种惨绝人寰的方式才能存活下来。

“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一串……”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让全世界大部分人的口粮有了保障,人吃人的历史早已一去不返,但不是所有人都彻底摆脱了饥饿。

在非洲蒙巴萨,一位单亲妈妈受疫情影响失去了工作,没有收入的她根本买不起任何食物,但为了八个饥肠辘辘的孩子,她把石头放进锅里,掺水烧沸,让孩子们认为母亲在做饭,希望孩子们在等待开饭中睡着。还有我们时常调侃自己“吃土”,却殊不知现在世界上真的有人吃土充饥。他们用收集的雨水或河里的污水把土和成泥浆,再用一块粗布简单的过滤,用劣质的盐或糖调味,摊成一张张“面饼”状的样子晒干,晒干以后就成了他们的食物。这种泥饼确实可以饱腹,但是也会让人消化不良,甚至因此死去。可在饥饿面前,还有什么选择?对他们来说,在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上,卫生早就太次要了。也门、阿富汗、刚果、南苏丹约3000万人已濒临饿死。印度,排队领救济粮的人群,仿佛望不到尽头。甚至在经济高度发展的香港,也有人在为了吃饭发愁。80岁的赵婆婆每天早晨6点上街捡纸皮卖钱,捡食垃圾桶中的面包,挖掉发霉的部分,再囫囵吞枣般吃下。在这个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的时代,仍有人在生死边缘挣扎,但却有人借此机会成为网红。随着小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吃播”走红各直播平台。在一段视频中,男人面无表情地坐在满汉全席前咀嚼着食物,少时,桌上的碗碟已空空荡荡的,只剩一层油光显得透亮。可转眼便被爆出他吐掉食物的视频。这种“吃播”为博眼球而剪辑掉吐掉食物的部分的卑劣行为已经屡见不鲜,试问:他们真正吃下去的有多少,浪费的又有多少?出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庶人家为了“排面”而享受“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而往往总是原封不动的倒掉部分食物,难道富有就意味着拥有可以随意浪费的权利吗?慈禧太后无论吃穿住行都极尽奢靡之风,她身边的女官裕德龄在《清宫三年记》中写道:“太后对饮食的知识极为渊博,大概可以使当代许多专家吃惊。”慈禧太后的餐桌上有100盘不同的菜肴,但未被他选中的九十多道菜,大多都会被直接倒掉。在慈禧太后吃西瓜只吃瓜瓤时,百姓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如果用慈禧浪费的食物去救济百姓,就绝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的人因饥饿而死。所以富有是最不该,也是不能浪费的一类人。

据统计,全球每年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年总量约13亿吨,世界22.33亿人中约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个人中就有1个人挨饿,袁隆平说:“以前吃不饱饭,现在中国用全球7%的土地解决20%的人的吃饭问题,每天浪费那么多,就又都没了……”一粒粮食,从选种、翻地、育苗、播种灌溉、收割,去壳到最后的洗米,都浸透着劳苦农民的汗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如偌大梯田上的质点,与土地融为一体。不仅如此,农业种植需要集中的水源,所以浪费粮食不仅是浪费农民的辛苦劳作,也浪费的是地球的资源。从浪费、倾倒、运输再到倾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用这些资金去建希望小学,去翻新图书馆,去整顿危房,去修流浪狗救助站,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些安稳和美好。前段时间联合国世界计划署宣布:受疫情影响,世间将迎来一场“圣经级别”的大饥荒。我们看到的是现世安稳,世界看到的是艰难求生。“毕生所求,是让所有人都吃上饭!”我们从“人吃人”的无粮可吃,到“每天36000吨”的铺张浪费,我们已经忘记了一碗米饭,一个馒头的份量,一天天的积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一星半点,也许是一些人的泼天富贵。节约,绝不让你省吃俭用,而是请你珍惜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万物力维艰,让我们把这份礼物送给将要迎来饥荒的世界,填饱肚子,别让美德挨饿。

责编:朱刚

编辑:武明/明学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