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耀教育 洋县教体局:聚焦“四个重点”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洋县教体局:聚焦“四个重点”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洋县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系统党建、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四个重点”,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回应群众对教育的热切期待。

聚焦党建抓好教师队伍。洋县教体系统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等党建学习平台载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的全过程,全系统3379名党员教师参加“学习强国”学习;3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教育部第五期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学习,1名党务干部参加汉中市党务工作者培训,37名拟发展对象参加县直机关党员发展对象培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能。坚持把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推动教师、党员、干部“三支队伍”有机融合、共同提升,全面提高教育人才素质。

全系统深入开展党员“三亮三比树榜样”和“六个一”活动,2021年,培养优秀教师为党员37名,培养党员为教师骨干42名。全系统党员教师踊跃参与抗洪救灾捐款28.6万余元。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均建立了党支部,党员不足3人或无党员的教学点及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公办学校选派党建指导员定期到校指导开展工作,党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实现全覆盖。选派城区优秀党员、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送教60人次,组建学校联盟13个,学科指导中心41个,通过优质资源共享、师资互派、研训联动和文化共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坚持“1+4+18+285+N”教育帮扶网格管理,夯实党员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聚焦校建促进优质均衡。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主要领导、一名科室负责人、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的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一对一做好沟通协调对接,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每一个项目有人负责跟踪协调,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教体局主要领导多次到重点项目现场督查、研判、协调,召开现场办公推进会,召集多个部门单位领导,现场破解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问题以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树立真抓实干鲜明导向,引领和带动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洋县教体局把强化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为做到既保建设进度,又保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联合项目责任主体单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现场抽查,督促在建项目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严格把关项目建设质量,统筹协调,倒排工期,作战挂图,科学规划,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秋季开学前,洋县教体局将西南坝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改建成了西南坝幼儿园,全面完成了改建并投入使用,增加12班360个学位。新建洋县中学城东校区校园占地200.56亩,项目总投资3.06亿元,将于2022年5月全部建设完成;新开工的洋县城北小学项目建设占地43.46亩,投资1.5亿元,可容纳2160名学生,计划2023年8月前建成投用。

聚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学前教育以专业技能大练兵为抓手,加强专任教师弹唱、舞蹈、绘画、环境创设等多项技能培训,通过教师技能大赛、技能展示汇报等活动,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选派骨干教师外出深造学习,回园后进行二次培训,发挥外出学习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全园教师业务提升。印发《洋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方案》,县教体局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夯实责任,深入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和办学水平。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将完小教学点纳入中小统一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全县49所义务教育学校成立了13个教育联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传帮带”作用,实现联盟学校内优势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融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县各学段各学科3200余名教师参与41个学科指导中心的教学教研,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广泛组织开展校园体艺科技竞赛系列活动和“一校一品一特色”创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城西小学设立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发挥城西小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及资源优势,激发联盟学校办学活力,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融合,有效提升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学校。县委、政府印发了《推进高中招生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教体局印发了《洋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洋县教体系统教育教学年度考核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对学校的过程管理。

修订完善了《洋县城区小学初中招生入学改革方案》,实行小学、初中招生按户籍、学区划片就近入学。出台了《洋县教体系统鼓励激励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激发学校管理活力和教师工作热情,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教中心增设无人机、烹饪和服装专业,组织参加省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成绩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开展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定向班”培养模式,与吉利汽车、上汽大众等16家中外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跟岗实习,学生就业率达98%。

聚焦“双减”深化教育改革。先后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洋县中小学作业管理细则》《关于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的通知》,对包含学生作业在内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部署,征集作业管理及作业设计案例30余篇。各校按照“一校一策”及时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建立了备课组设计、科任教师甄选、班主任统筹、年级组审定的作业管理机制。各校通过多途径检查和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集学生和加家长对作业的质和量意见建议,及时督查反馈,确保了学生课后作业的量减下来、质提上去,教师在课堂上讲清教会、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实现家长满意的预期效果。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该县对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和对有需求学生两个“全覆盖”,“5+2”模式全面落实。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双减”温度。截至10月底,全县48所义务教育学校2597名在职教师、120名校外聘请人员参与课后服务辅导。各校将课后服务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和地方民间艺人定期到校为师生作报告,开发了具有特色的汉调桄桄、皮影戏、秦腔等校本课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今年以来,该县教体联合公安、市监、卫健及各镇办,对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违规办学行为等进行了多轮次专项整治。先后下发整改意见书61份、停办通知书47份。对全县75所合法机构办学资质、安全管理、师资聘任、收费管理和疫情防控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无证机构开展了“地毯式”摸排,对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5所培训机构进行了处罚。节假日、周末及工作日晚上组织人员对培训机构进行突击性检查,确保校外培训行为规范到位。

截至目前,洋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36所、压减率达72%,申请“营转非”6所,完成非营利性登记3所,彻底净化校外培训市场环境,有效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雍辉)

责编:左悦

编辑:江珑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