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教文化 丹凤县第一小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丹凤县第一小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近日,丹凤县第一小学开展新教师培训,培训采取以老带新,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共听评示范课、开展同课异构8节,所有新任教师参加了活动。

IMG_256

新学期伊始,丹凤县第一小学立足实际,立即着手新教师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一小教学的需要,夯实基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张馨月老师的《识字二 金木水火土》紧扣文本,运用儿歌,将识字与课文相融,教师教态自然,课堂组织有序,学生注意力集中,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课堂灵动、务实、高效。

周丹老师的《比多少》由情境图导入,抓住同样多和比多少,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科学,能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借助学具,孩子们准确的找到了同样多的事物,比较出图中事物数量的多少,学生兴趣高涨,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刘沙老师的《识字二 口鼻耳》围绕识字,利用图片、活动、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识字,通过认——做——说——读——写,夯实教学目标,课堂内容丰富,教学面向全体,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

IMG_256

李莉老师执教的《1–5的认识》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找一找、排一排、填一填,将事物、图形与数字建立起联系,使学生认识了1–5这五个数字,以及数字的大小,教学资源挖掘到位,课堂教学有序, 师生双边活动富有成效。

周艳老师的《识字二 口耳目》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儿歌的反复诵读,从文中识字,辅以有效的书写,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识字、书写,课堂紧促,设计合理,方法妥当,激发兴趣,点燃求知的欲望。

杨霞老师的《>、<、=的认识》通过具体的实物,让孩子们通过一一对应的办法建立数量之间大小关系,进而引出>、<、=的认识,讲练结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顺畅、有效。

刘珍老师的《对韵歌》通过对对韵歌的介绍、诵读,孩子们在朗朗上口的对韵歌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突破了教学难点。

IMG_256

江娇老师的《1–5的认识》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认一认,说一说,摆一摆,拨一拨,排一排,写一写等环节,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建立了数感,初步掌握了1——5的大小,课堂教学设计合理,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次要求新教师围绕所听的课程开展同课异构,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促进教师对教材、课堂、学生的解读与思考,通过示范课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自己迅速站稳课堂。学校在课后专门召开了评课会,老教师点评课堂教学,新教师结合所听示范课及自己的备课畅谈自己在教材的解读、环节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和改进的设想,通过活动,使他们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榜样。

IMG_256

活动依托课堂,围绕“教——学——研——评”,从教材的研读、新课标的落实、情景创设、优化教学环节、新区激发、课程资源挖掘与整合、师生双边活动有效开展、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现、多媒体的使用等方面给新教师作了成功的展示,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和复制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模板,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将会有力的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丹凤县第一小学立足校情,以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聚焦课堂,挖潜促能,不断加大中青年教师的炼课力度和频次,致力推动“四课联动”,常态推进新教师汇报课,全体教师研讨课,省市能手的示范引领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做实做细教师培训,落实新课标理念,用一流的教师队伍砥砺“三秦名校”的创建。(叶英飞)

责编:杜鹏飞

编辑:安歌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