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文明 宝塔区南泥湾镇:让红色基因在历史传承中永远鲜活

宝塔区南泥湾镇:让红色基因在历史传承中永远鲜活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网信办主办的“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赴陕西开展线下采访。6月7日至8日,人民论坛网记者随采访团来到了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追寻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学习了解南泥湾镇各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成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变化,切实感受南泥湾村如何通过保存好红色记忆、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精神书新章、展新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发展之路。

image.png

“2016年,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要对南泥湾进行二次开发,要把南泥湾打造成5A级景区、全国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现在延安南泥湾干部培训学院已经挂牌成立,从去年5月份开始接待培训,去年接待干部培训达到100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已经突破60万。今年五一接待游客量突破了20万……”党徽广场上,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政府党委书记黑学良讲述着南泥湾通过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在发展旅游和红色教育培训两大产业上取得的新发展、新成就,在他身旁,13米高的红色党徽雕塑被阳光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

历史悠久的南泥湾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南泥湾镇区现保留有延安炮兵学校旧址、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等众多红色景点,后来还修建了党徽广场、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这些被精心保存维护的红色景点,在经历时间的淬炼后,以一种愈发鲜活而生动的姿态,清晰地展现着南泥湾曾经激荡而热血的岁月。那一幕幕激励着我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画面从未消散,而是化作精神养分滋养着现在的南泥湾土地,让南泥湾无论如何飞速发展,我们仍能从中看到未曾改变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始终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邀请区委讲师团到村宣讲,组织全村党员在党徽广场、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九龙泉烈士陵园接受教育,开展感党恩、颂党情、跟党走文艺惠民活动,教育引导党员群众不忘初心、不忘历史、饮水思源。同时,建设刘宝斋红色家风馆,以另一种形式讲述南泥湾精神,让南泥湾精神得以更好传承。

1941年春,八路军120师359旅奉命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造就了“南泥湾大生产”这样一段不朽的传奇,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由此而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1944年359旅离开南泥湾时,刘宝斋服从组织安排成为留守部队的一员,继续在南泥湾从事农业劳动、发展经济建设支持延安的后勤保障。守好南泥湾的革命江山,讲好南泥湾的革命故事,是刘宝斋老人毕生追求的事业。刘宝斋去世后,儿媳侯秀珍接过公公的接力棒继续讲述南泥湾故事。

当采访团走进“刘宝斋红色家风馆”时,受到了侯秀珍老人的热情招待。在过去40多年的岁月里,这位76岁的老人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到访者讲述那动人的南泥湾革命故事和伟大南泥湾精神。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侯秀珍笑着表示,“老人讲了一辈子故事,老人的精神不光我自己学,全国都在学老人的故事,所以我一定要把老人的故事讲下去,把南泥湾精神讲下去。”展馆里还放着当年开垦土地用的两把老镢头,侯秀珍表示,当年一把老镢头开垦了26万多亩地,如今的年轻人们更要扛起新时代的老镢头,要始终牢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十六个字,让南泥湾精神代代相传。今年3月,由侯秀珍老人自费修建的“刘宝斋红色家风馆”正式对外开放。她还表示,以后她的女儿也会跟随她的脚步,将南泥湾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巍巍秦岭,滚滚黄河。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更是一片承载着无限希望的红色沃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个特殊的节点,“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在西安再次集结出发。据悉,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人民论坛网等13家中央媒体记者将分为两组,前往西安、咸阳、铜川、延安、榆林等地进行实地采访,走进历史深处,贴近群众生活,全景多位立体生动地展现更多“红色美丽村庄”建强战斗堡垒、推动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责编:刘涛

编辑:荣文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